MENU
因盐而始,因人而兴,南头古城见证了1700年的郡县变迁史,作为岭南重镇和深港发展源头, 曾是深港地区的政治、军事和经济中心, 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,伴随着城市脉络与人文轨迹不断变化生长。
媒体中心
活动日历
南头古城是一个以历史为基底,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创意街区
新安故城
历史的再生
城中村
活力的提升
创意街区
未来的新生
探索更多
我们要改变对文物保护的格局和态度:过去文物保护只保护文化元素,今天文化和自然要共同生存;文化保护不仅仅是静态,今天还要保存生活居住的村落;不仅保护历史的,还要保护当代的;不仅要保护历史性建筑,还要保护民居;过去是保护古建筑,现在还要保护临时建筑群,还要保护文化线路;过去是保护物质的,今天还要保护非物质的。
中国文物学会会长、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
快速发展的深圳把代表岭南乡土文明村庄包裹在现代城市中,使之成为城中村。城中村是一个具有自我完善的社交和服务系统,与城市生活关系密切的社区。南头古城是深圳城中村的代表,映射着深圳的社会活力现象,城市的活力源自深圳多元包容底色。南头古城的有限城市更新策略,创造了古今并存,鲜活演进的历史,这种局域更新,低碳的价值取向是理性的和应时的。
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
“寻求平衡”一直是南头古城更新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核心诉求。当“古城”和“城中村”搅合在一起时,南头古城的身份和原真性一直是被反复讨论的话题,他在不同人群的心中,有着不同的想象、留恋和执迷。
万科城市研究院院长、南头古城改造总体规划负责人
265年——1368年
南头古城是深圳城市历史的缩影与见证,自汉代始设盐官,三国时期司盐都尉垒在南头设置。东晋时期,南头古城作为东官郡治,管辖着粤东南地区(包括今天的港澳地区)及福建云霄一带,是深圳古代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。
1394年——1911年
明代恢复设立新安县以来,县治一直设在南头古城,是深圳、香港地区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的中心,也是历代郡县所在地、海防要塞与海上交通贸易枢纽,是深港地区的历史文化源头。
1938年——2016年
撤县变村,自由生长,抢建风潮,传统民居破坏,逐渐转化为城中村。
2017年——至今
重塑古城价值与辉煌,赋予老旧建筑新的生命力。重塑“粤东首郡、港澳源头”的历史文化,引领“故城新生、品质人文”的生活方式。
南头古城内保存有纪念文天祥的信国公文氏祠、新安县衙、东莞会馆、南城门、报德祠等历史建筑,还有40余座在清代和民国年间修建的具有岭南广府建筑风格的民居。
在改造过程中,许多老练却不乏创意的建筑大师、满脑子奇思妙想的青年建筑师等参与到设计中,他们的加入,衔接起了南沟古城的新与旧,也探索了城中村改造的新方向。
秉承成为粤港澳文化创意交流平台的愿景,南头古城打造了南头1820数字展厅、同源馆、牌匾故事馆等常设文化展览。
扫码关注
2025
活动详情请关注“南头古城”微信公众号